☆藍懶。鋒針CD中
@rezy2775
Tue, Nov 19, 2024 3:31 PM
1
看到一個詞
嘔吐式寫作??
☆藍懶。鋒針CD中
@rezy2775
Tue, Nov 19, 2024 3:33 PM
啊,就是寫出來比寫好重要的論點吧
☆藍懶。鋒針CD中
@rezy2775
Tue, Nov 19, 2024 3:38 PM
嘔吐的時候你顧不得美不美、好不好看,只想把胃裡的東西吐出來。寫作也是這樣,寫初稿的時候,不管語法、修辭、出處,順著腦子的聲音往下寫就對了。
呃,不過,我這樣寫出來的東西,通常就是概括型的東西,或者是只有對話。
我覺得嘔吐式挺精闢的,嘔完之後,發現自己寫的東西真噁心。
☆藍懶。鋒針CD中
@rezy2775
Tue, Nov 19, 2024 3:42 PM
靜不下來,隨意看一些碎片式的東西,尋找思緒的突破口,看了堆雜七雜八的。
我現在就處於對自己寫不好的東西感到噁心的狀態,所以我寫不下去,也不想看。老實說,也是第一次這樣啦。
不怎麼修飾,純粹把有的東西往外倒,花傘開始寫的回憶之後的東西,差不多就是這樣,所以我寫不下去,停了。
藏策本來覺得還好,寫著寫著也覺得不行,然後一起覺得這東西怎麼能存在
☆藍懶。鋒針CD中
@rezy2775
Tue, Nov 19, 2024 3:54 PM
雖然以前也會修稿,但以前的修稿對我來說,其實就是挑錯字,順語句,補全缺失的段落讓敘事順暢。
這部分有做得比較好的,應該是師弟與徒弟,
不過這是因為他缺的部分很多。
其實這幾本看下來,應該能發現,我對於寫好的東西,基本不會太多改動。
我應該,不太會修改文稿。行動上的,實務上的。
不好寫的語句跟段落,我不是直接先放著跳過,就是會停在此處,等寫好再往下寫。先隨便寫寫,再去精細的改,這種事我以前沒怎麼做過,這也是我瞪著朔北揚雪半天,結果沒什麼動的原因。
不過近期寫文,我幾乎是一邊寫,一邊覺得以後肯定要改很多東西。可能是腦子不如以前了。
不過修稿的能力,勢必要養成的吧,要學會把不夠好,不足夠的部分,砍掉重寫或者擴寫。
☆藍懶。鋒針CD中
@rezy2775
Tue, Nov 19, 2024 4:02 PM
有看一些感情論點,前段時間偶爾也有看,寫藏策的時候就有一直在想,他們感情的主調是什麼,藏策的開始太空白,所以我看很多東西都在想能不能套用。
之前就有找到幾個著墨點,看過兩句話,還反著來的,一句是,愛情的開始是心疼,一句是,愛情的終極是心疼。我:???
恰好我之前寫過的某個片段,有提過心疼,雖然那時候從葉剡嘴裡出來的心疼,輕浮比真意多,不過仔細想想,葉剡對李鐸的愛情,可能還真是從心疼開始,也是終結於心疼。
話說那個片段不能用了
李鐸也總是想起葉剡心殤的樣子,保護慾的另一面,也是心疼吧。
於是心疼就成了他們感情的其中一個標籤。
☆藍懶。鋒針CD中
@rezy2775
Tue, Nov 19, 2024 4:20 PM
兩個人最深的連結,是心理可見性。
影片裡舉例有好幾個,我不多提。我想到,有很多情侶吵架常常會有一句話,「你不懂我」。人們知道,有很多話,不說出來就沒人知曉,無法被人理解。
但是人啊,就是希望有一個人,在自己什麼也不說、什麼也沒表達的時候,能夠理解自己,知道自己需要什麼,並且能主動提供那份需求。
這樣的人,很少。所以不少被投射在文本裡。
李鐸跟葉剡都是把真實掩藏起來的人,一個是掩藏真面目,一個是掩藏感情。正因為不會表露,所以更需要被看見,被看見這一點,就是打開心扉的鑰匙。
於是被看見,成為了他們感情的第二個標籤,也成為了這一本的標籤。
☆藍懶。鋒針CD中
@rezy2775
Tue, Nov 19, 2024 4:23 PM
雖然找到可套用的標籤,不過並非是依照標籤來寫,而是我發現他們的這部分,有這個標籤可以概括。
☆藍懶。鋒針CD中
@rezy2775
Tue, Nov 19, 2024 4:27 PM
被看見這一點,也套用在柳聞舟身上,因為葉剡看見他,所以他才執著於葉剡。
還有另一個配角,也是因為被看見,不過這個設定,嗯⋯⋯撞了某小說,雖然我想到這個設定的時候,早就把某小說忘得差不多,只記得主CP了。不過,這樣的小設定,我感覺在很多地方都見過,撞梗應該也沒關係啦,
反正是二創沒什麼人看
。
我有打算多面向,針對「是否被看見」這個題目,多探討一些,不過能不能想到什麼情節故事,也不好說呢。
☆藍懶。鋒針CD中
@rezy2775
Wed, Nov 20, 2024 12:08 PM
不知為啥頻頻跳出金庸相關,結果一直在貶金庸是怎樣,然後就開始出現古龍vs金庸,然後其他當時的武俠大佬都出來了(嗯?
古龍的小說我倒是有看完過三部,絕代雙驕、名劍風流、流星蝴蝶劍,金庸我都是看的電視劇,小說我曾經有想翻鹿鼎記,被前面的歷史科普逼退了,哈哈哈
我會看古龍,主要是因為絕代雙驕,因遊戲入坑絕代雙驕,才認識的古龍,流星蝴蝶劍是因為電視劇,陳楚河好帥(?)後來知道是古龍的小說改編,所以找小說來看,名劍風流是因為我想看古龍的小說,挑了一部沒有電視劇改編,又不短的(四本),古龍很多都兩三本,長的都改編過
不過名劍風流沒改編不是沒原因,古龍沒寫完,結尾是代筆,留下一堆謎題,剩下讀者在風中凌亂,但很好看是真的
☆藍懶。鋒針CD中
@rezy2775
Wed, Nov 20, 2024 12:15 PM
又聊偏了,拉回來。底下的留言在說古龍無法對標金庸,有人踩有人護。看到一句話,讓我又豁然開朗了(嗯?)
那條評論說,古龍寫的是遊俠風流,金庸寫家國大義。
☆藍懶。鋒針CD中
@rezy2775
Wed, Nov 20, 2024 12:19 PM
我整個,對!就是這個!!有時候你不得不相信宇宙的牽引(???)不然我為啥會看這些金庸古龍的評論
我豁然開朗藏策,葉剡江湖,李鐸軍武,癥結點就在這裡,葉剡就是遊俠的形象,李鐸代表的正是家國大義,古龍與金庸寫的不同意境、各有風采,我把這不同的東西放在一起,難怪我感覺難得要命,什麼也想不明白
然後我還想到,薛行端意指朝政清明,廟堂的部分。
☆藍懶。鋒針CD中
@rezy2775
Wed, Nov 20, 2024 12:30 PM
我自己的看法,金庸是很會說故事的,故事背後也有其深意,文學造詣更不用說。古龍的文字比較有意境,而且我較為喜歡他筆下主角那種快意恩仇、瀟灑恣意的樣子,也喜歡他特殊的寫作風格。
古龍他自己也是個浪子,寫書主要是為了賺錢喝酒,又早死,不像金庸還能慢慢雕琢作品,看古龍的書要有踩坑的覺悟,從頭到尾順下來,其實漏洞也挺多的⋯⋯
我算幸運,雖然不是看古龍成熟的作品,而是中期的作品,但我覺得自己看到很不錯的幾部,我甚至不覺得去看後面成熟的作品,會讓我對這幾部的喜愛被蓋過,雖然他們的缺點也很明顯。
那個時代的小說是報體連載,金庸自己都經常吃書,或者是中途換主角,比如倚天屠龍跟天龍八部。古龍也經常有許多錯漏,或者是一些角色運用得不好,有些可惜了。像是絕代雙驕電視劇,我覺得挺好的,古龍沒寫完全的十二星相,電視劇還補完了。
☆藍懶。鋒針CD中
@rezy2775
Wed, Nov 20, 2024 12:37 PM
Wed, Nov 20, 2024 12:38 PM
沒有要繼續聊武俠大師
家國大義的部分,其實我在寫李銳還有潛龍勿用的時候,都描寫過一些,反而是我自己很喜歡的俠客,我沒寫過。
不過我並不是想要寫像古龍那樣的風流遊俠,我想看遊俠能屈能伸,進可維護家國大義,退可遊遍江湖天涯,這也是為什麼葉剡本來是一個逃到江湖上的人,最後一直在攪和尹仇月的事情。
怎麼說,我感覺自己開始寫的時候,跟描寫的途中,隱隱約約是有加進去一些想要的元素,但是放進去了就忘記了。然後這些東西都很散,變得很飄渺,我一時抓不到,又或者抓得到但是無法準確定義。
☆藍懶。鋒針CD中
@rezy2775
Wed, Nov 20, 2024 12:46 PM
我確實,沒有以前寫文的清晰思路、胸有成竹。
我這兩天似乎也想到原因了。我不寫文、不上噗挺長一段時間,因為那時候我的情緒不太好,面對可抒發的媒介,會一直有負面的想法冒出來,集中、亂竄。
為了改善,我不上噗,強迫自己停下紀錄的行為,斷掉紛亂的思緒,一切都變得分散,無法聚成一團。漸漸地,我對外來物僅有看進,沒有思考輸出,我也不看書,看的都是碎片化的影片,就連電視劇看的不是很認真。
回來寫文,是因為一個契機,有強烈想要寫東西的慾望,當時也伴隨著一些些想法,所以開始寫。
然而這麼長時間不吸收思考,已經成為一種習慣,相比什麼沒了靈氣,過了創作高峰期什麼的,我覺得腦袋停滯不前才是我的問題,不輸入腦子沒東西,不思考讀不出什麼東西。
但我不思考是為了逃避情緒,想思考是想面對寫文,他們是相反的。
☆藍懶。鋒針CD中
@rezy2775
Wed, Nov 20, 2024 4:23 PM
現階段是,很多東西在我腦子裡都很飄忽,這裡一點、那裡一點,聚不到一起,得費點心思把他們連上,我正在找把他們連上的媒介⋯⋯
所以經常會有,看到某個詞語,某個語句,某個觀點,我突然就,哦!是這樣!
好像也有看過討論情緒跟寫作關係的短文,我只記得最後有一句,若只能選擇痛苦,那我祝他好運⋯⋯
我覺得思考也是可以選擇需要思考的吧,我現在並沒有很多東西需要爆發的感覺,感覺不太到什麼情緒。以前寫潛龍勿用吵家國與自贖的時候,我記得沒有費多久的時間,想法很快可以在腦海有個雛形,然而現在想到要寫一些有點深度的東西,我的感覺什麼都抓不到,只有一團雲霧。
當然也不是完全沒有想法,偶爾會跳一些想法出來,但常常一閃即逝,有的好抓,有的沒抓住就沒了。
☆藍懶。鋒針CD中
@rezy2775
Wed, Nov 20, 2024 4:31 PM
看到一句話說,角色多少會投射作者本身。雖說現在寫角色,並不會像最初那樣幾乎複製,但有些特質或想法,好像也是會悄悄融進去
比如葉剡的逃避。
我寫藏策的時候,大部分都是直覺寫出來的,我沒辦法具體解釋,甚至腦子裡沒有想法去表述,這個行為、這個片段,究竟有什麼意涵。我寫了這麼多,都是表象,我自己都加不上描述,自然而然地寫出來,自己都弄不懂,所以才需要這麼多分析,額外去找確切的標籤來貼。
但是解釋不了、說不出來,不代表他沒有那個深意,很多時候我想想才後知後覺。這種寫文的狀態很神奇,若有似無。
葉剡的逃避,我在寫的時候,自己一邊覺得有點不符合人設,但又改不了,或者說覺得無需改,是後來分析發現這個行為的起因與意涵,然後這個矛盾感、混沌感,就消失了。
我會覺得哪裡不對,卻無法一下就找出來。
載入新的回覆
嘔吐式寫作??
呃,不過,我這樣寫出來的東西,通常就是概括型的東西,或者是只有對話。
我覺得嘔吐式挺精闢的,嘔完之後,發現自己寫的東西真噁心。
我現在就處於對自己寫不好的東西感到噁心的狀態,所以我寫不下去,也不想看。老實說,也是第一次這樣啦。
不怎麼修飾,純粹把有的東西往外倒,花傘開始寫的回憶之後的東西,差不多就是這樣,所以我寫不下去,停了。
藏策本來覺得還好,寫著寫著也覺得不行,然後一起覺得這東西怎麼能存在
這部分有做得比較好的,應該是師弟與徒弟,
不過這是因為他缺的部分很多。其實這幾本看下來,應該能發現,我對於寫好的東西,基本不會太多改動。我應該,不太會修改文稿。行動上的,實務上的。
不好寫的語句跟段落,我不是直接先放著跳過,就是會停在此處,等寫好再往下寫。先隨便寫寫,再去精細的改,這種事我以前沒怎麼做過,這也是我瞪著朔北揚雪半天,結果沒什麼動的原因。
不過近期寫文,我幾乎是一邊寫,一邊覺得以後肯定要改很多東西。可能是腦子不如以前了。
不過修稿的能力,勢必要養成的吧,要學會把不夠好,不足夠的部分,砍掉重寫或者擴寫。
之前就有找到幾個著墨點,看過兩句話,還反著來的,一句是,愛情的開始是心疼,一句是,愛情的終極是心疼。我:???
恰好我之前寫過的某個片段,有提過心疼,雖然那時候從葉剡嘴裡出來的心疼,輕浮比真意多,不過仔細想想,葉剡對李鐸的愛情,可能還真是從心疼開始,也是終結於心疼。
話說那個片段不能用了李鐸也總是想起葉剡心殤的樣子,保護慾的另一面,也是心疼吧。
於是心疼就成了他們感情的其中一個標籤。
影片裡舉例有好幾個,我不多提。我想到,有很多情侶吵架常常會有一句話,「你不懂我」。人們知道,有很多話,不說出來就沒人知曉,無法被人理解。
但是人啊,就是希望有一個人,在自己什麼也不說、什麼也沒表達的時候,能夠理解自己,知道自己需要什麼,並且能主動提供那份需求。
這樣的人,很少。所以不少被投射在文本裡。
李鐸跟葉剡都是把真實掩藏起來的人,一個是掩藏真面目,一個是掩藏感情。正因為不會表露,所以更需要被看見,被看見這一點,就是打開心扉的鑰匙。
於是被看見,成為了他們感情的第二個標籤,也成為了這一本的標籤。
還有另一個配角,也是因為被看見,不過這個設定,嗯⋯⋯撞了某小說,雖然我想到這個設定的時候,早就把某小說忘得差不多,只記得主CP了。不過,這樣的小設定,我感覺在很多地方都見過,撞梗應該也沒關係啦,
反正是二創沒什麼人看。我有打算多面向,針對「是否被看見」這個題目,多探討一些,不過能不能想到什麼情節故事,也不好說呢。
古龍的小說我倒是有看完過三部,絕代雙驕、名劍風流、流星蝴蝶劍,金庸我都是看的電視劇,小說我曾經有想翻鹿鼎記,被前面的歷史科普逼退了,哈哈哈
我會看古龍,主要是因為絕代雙驕,因遊戲入坑絕代雙驕,才認識的古龍,流星蝴蝶劍是因為電視劇,陳楚河好帥(?)後來知道是古龍的小說改編,所以找小說來看,名劍風流是因為我想看古龍的小說,挑了一部沒有電視劇改編,又不短的(四本),古龍很多都兩三本,長的都改編過
不過名劍風流沒改編不是沒原因,古龍沒寫完,結尾是代筆,留下一堆謎題,剩下讀者在風中凌亂,但很好看是真的
那條評論說,古龍寫的是遊俠風流,金庸寫家國大義。
我豁然開朗藏策,葉剡江湖,李鐸軍武,癥結點就在這裡,葉剡就是遊俠的形象,李鐸代表的正是家國大義,古龍與金庸寫的不同意境、各有風采,我把這不同的東西放在一起,難怪我感覺難得要命,什麼也想不明白
然後我還想到,薛行端意指朝政清明,廟堂的部分。
古龍他自己也是個浪子,寫書主要是為了賺錢喝酒,又早死,不像金庸還能慢慢雕琢作品,看古龍的書要有踩坑的覺悟,從頭到尾順下來,其實漏洞也挺多的⋯⋯
我算幸運,雖然不是看古龍成熟的作品,而是中期的作品,但我覺得自己看到很不錯的幾部,我甚至不覺得去看後面成熟的作品,會讓我對這幾部的喜愛被蓋過,雖然他們的缺點也很明顯。
那個時代的小說是報體連載,金庸自己都經常吃書,或者是中途換主角,比如倚天屠龍跟天龍八部。古龍也經常有許多錯漏,或者是一些角色運用得不好,有些可惜了。像是絕代雙驕電視劇,我覺得挺好的,古龍沒寫完全的十二星相,電視劇還補完了。
家國大義的部分,其實我在寫李銳還有潛龍勿用的時候,都描寫過一些,反而是我自己很喜歡的俠客,我沒寫過。
不過我並不是想要寫像古龍那樣的風流遊俠,我想看遊俠能屈能伸,進可維護家國大義,退可遊遍江湖天涯,這也是為什麼葉剡本來是一個逃到江湖上的人,最後一直在攪和尹仇月的事情。
怎麼說,我感覺自己開始寫的時候,跟描寫的途中,隱隱約約是有加進去一些想要的元素,但是放進去了就忘記了。然後這些東西都很散,變得很飄渺,我一時抓不到,又或者抓得到但是無法準確定義。
我這兩天似乎也想到原因了。我不寫文、不上噗挺長一段時間,因為那時候我的情緒不太好,面對可抒發的媒介,會一直有負面的想法冒出來,集中、亂竄。
為了改善,我不上噗,強迫自己停下紀錄的行為,斷掉紛亂的思緒,一切都變得分散,無法聚成一團。漸漸地,我對外來物僅有看進,沒有思考輸出,我也不看書,看的都是碎片化的影片,就連電視劇看的不是很認真。
回來寫文,是因為一個契機,有強烈想要寫東西的慾望,當時也伴隨著一些些想法,所以開始寫。
然而這麼長時間不吸收思考,已經成為一種習慣,相比什麼沒了靈氣,過了創作高峰期什麼的,我覺得腦袋停滯不前才是我的問題,不輸入腦子沒東西,不思考讀不出什麼東西。
但我不思考是為了逃避情緒,想思考是想面對寫文,他們是相反的。
所以經常會有,看到某個詞語,某個語句,某個觀點,我突然就,哦!是這樣!
好像也有看過討論情緒跟寫作關係的短文,我只記得最後有一句,若只能選擇痛苦,那我祝他好運⋯⋯
我覺得思考也是可以選擇需要思考的吧,我現在並沒有很多東西需要爆發的感覺,感覺不太到什麼情緒。以前寫潛龍勿用吵家國與自贖的時候,我記得沒有費多久的時間,想法很快可以在腦海有個雛形,然而現在想到要寫一些有點深度的東西,我的感覺什麼都抓不到,只有一團雲霧。
當然也不是完全沒有想法,偶爾會跳一些想法出來,但常常一閃即逝,有的好抓,有的沒抓住就沒了。
比如葉剡的逃避。
我寫藏策的時候,大部分都是直覺寫出來的,我沒辦法具體解釋,甚至腦子裡沒有想法去表述,這個行為、這個片段,究竟有什麼意涵。我寫了這麼多,都是表象,我自己都加不上描述,自然而然地寫出來,自己都弄不懂,所以才需要這麼多分析,額外去找確切的標籤來貼。
但是解釋不了、說不出來,不代表他沒有那個深意,很多時候我想想才後知後覺。這種寫文的狀態很神奇,若有似無。
葉剡的逃避,我在寫的時候,自己一邊覺得有點不符合人設,但又改不了,或者說覺得無需改,是後來分析發現這個行為的起因與意涵,然後這個矛盾感、混沌感,就消失了。
我會覺得哪裡不對,卻無法一下就找出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