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nde
《孟子.離婁上》
「不孝有三,無後為大。舜不告而娶,為無後也。君子以為猶告也。」
中文 語文 古文 文言文 國學
pande
無後:沒有後代 (←曲解)
無後:沒有後輩的樣子
pande
[私以為]
無後:然後,就沒有然後了

這樣解讀起來。「不孝有三,無後為大。」經典原句的意思是:不孝各種各樣,不讓父母持續知曉你的情況(讓他們安心),是最不孝的。
pande
唔喔喔!原來《經》其實最重視人的感受
pande
祂告訴所有人,要有同理心,特別是對爸爸媽媽
他們養你從小到大,感受你的成長,知道你的一切
-成人之後,讓他們繼續跟上你的人生腳步
讓他們生命中的「孩子的故事」不要無故斷尾
這就是盡孝
pande
既樸實,又深刻
浩瀚,而又本於人性
既代表群體,又返諸個人

同樣的道理,從對待父母做起,延伸到待人接物
這就是「經」之所以為「經」呀
pande
話說回來
無論是「沒後輩樣」還是「沒有然後」的解讀
後世曲解、竄改經典原意,變成「沒有後代」是大不孝
可不可以算是把有血有肉有感覺的人,視為繁衍的工具
將活生生有感受、有情感的活人工具人化的一種墮落呢
人性體諒的思想 扭曲成控制人行為的教條

這樣的中華文明的中世紀人群思想團塊
是不是一種人性的黑暗時代呢 (eyeroll) 物化 唯物思想的歷史
pande
載入新的回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