❈浮島NZ.瑞❈
@zhiyuusuk
Sat, May 18, 2024 1:59 PM
Fri, May 24, 2024 1:22 PM
1
ADD 紀錄技巧
❈浮島NZ.瑞❈
@zhiyuusuk
Wed, May 22, 2024 10:50 AM
❈浮島NZ.瑞❈
@zhiyuusuk
Fri, May 24, 2024 1:22 PM
❈浮島NZ.瑞❈
@zhiyuusuk
Sat, Jun 22, 2024 8:27 AM
新書發表會摘要分享: 獨角兔紀錄🐰
過動症其實是一種「情緒行為障礙」,面對不想接受的事反彈表現會特別劇烈。
adhd迷思
1️⃣長大就會自然好?不會。「自然」變好,特質不會隨著年紀增長而消失,而是持續存在。所謂的好不是指特質消除,而是自我調節、自己練習控制。
2️⃣過動症男生比女生多嗎?
學齡階段男生確診的比女生多(男:女4:1)成年女生確診比男生多很多。因為女生過動症表現跟男生差異極大,女生過動大部分表現為不專注。衝動跟過動會影響別人所以更得到重視,女生過動其實比男生過動更辛苦,因為女生有過動不太容易被發現而錯過早期治療,到了工作出社會不適應導致焦慮憂鬱才去就醫,才發現自己有不專注的情況,是過動症影響生活導致精神壓力大而不自知。我們應該更有意識地去關注女性過動症、引導協助女性ADHD
❈浮島NZ.瑞❈
@zhiyuusuk
Sat, Jun 22, 2024 8:28 AM
3️⃣爸媽沒在教小孩才會過動?不是,實際上反而爸媽因為小孩是過動而教更多更努力。「如果家長沒在教所以小孩才過動,那有沒有辦法教出一個過動症?」答案是沒有,反推過動症並不是沒在教而出現的。
4️⃣ADHD 吃藥就會好嗎?
過動症的狀態不會因為吃藥就治癒 本質依然不變 用藥後一樣要接受訓練 吃藥後症狀得到緩解但只是暫時的。如果學習環境跟生活環境可以由家長高度掌控、設計安排成100%符合過動學習需求的環境,那當然不需要用藥也可以進步。要特別訓練「執行功能」,例如設定目標、執行計劃、時間管理、判斷輕重緩急、找到適合自己的專注模式(例如:不一定要很安靜在桌子上才能專心,過動症適合非典型的專注環境)…等能力,其實不止過動才需要學,現代每個人都有必要學習。
❈浮島NZ.瑞❈
@zhiyuusuk
Sat, Jun 22, 2024 8:28 AM
策略1️⃣
可以幫助注意時間的輔助工具,例如視覺化的時鐘,但不要用apple watch 因為會一直跳出通知會被打擾
策略2️⃣有固定的休息時間
休息不一定要靜態,走走跳跳更適合
策略3️⃣安排高刺激性的活動(如教室裡的分組競賽)與低刺激性活動(例如自習)兩者有系統性的交錯平衡。
策略4️⃣不要強迫 要有選擇
策略5️⃣不一定越安靜的環境就越適合學習跟工作。有音樂、有白噪音、趴在地板上也可以工作跟學習。
策略6️⃣追逐時間不是越長越好,而是抓住關鍵的15分鐘,有品質的關注。
策略7️⃣使用視覺化的任務清單、行程表
策略8️⃣跟過動症講話,先講概略重點再講細節,過動症沒辦法聽別人講話講太久。
策略9️⃣設定邊界和限制。 過動症喜歡挑戰規則 策略🔟不要太強勢,也要保持彈性。 獨角兔紀錄🐰
❈浮島NZ.瑞❈
@zhiyuusuk
Sat, Jun 22, 2024 8:30 AM
載入新的回覆
過動症其實是一種「情緒行為障礙」,面對不想接受的事反彈表現會特別劇烈。
adhd迷思
1️⃣長大就會自然好?不會。「自然」變好,特質不會隨著年紀增長而消失,而是持續存在。所謂的好不是指特質消除,而是自我調節、自己練習控制。
2️⃣過動症男生比女生多嗎?
學齡階段男生確診的比女生多(男:女4:1)成年女生確診比男生多很多。因為女生過動症表現跟男生差異極大,女生過動大部分表現為不專注。衝動跟過動會影響別人所以更得到重視,女生過動其實比男生過動更辛苦,因為女生有過動不太容易被發現而錯過早期治療,到了工作出社會不適應導致焦慮憂鬱才去就醫,才發現自己有不專注的情況,是過動症影響生活導致精神壓力大而不自知。我們應該更有意識地去關注女性過動症、引導協助女性ADHD
4️⃣ADHD 吃藥就會好嗎?
過動症的狀態不會因為吃藥就治癒 本質依然不變 用藥後一樣要接受訓練 吃藥後症狀得到緩解但只是暫時的。如果學習環境跟生活環境可以由家長高度掌控、設計安排成100%符合過動學習需求的環境,那當然不需要用藥也可以進步。要特別訓練「執行功能」,例如設定目標、執行計劃、時間管理、判斷輕重緩急、找到適合自己的專注模式(例如:不一定要很安靜在桌子上才能專心,過動症適合非典型的專注環境)…等能力,其實不止過動才需要學,現代每個人都有必要學習。
可以幫助注意時間的輔助工具,例如視覺化的時鐘,但不要用apple watch 因為會一直跳出通知會被打擾
策略2️⃣有固定的休息時間
休息不一定要靜態,走走跳跳更適合
策略3️⃣安排高刺激性的活動(如教室裡的分組競賽)與低刺激性活動(例如自習)兩者有系統性的交錯平衡。
策略4️⃣不要強迫 要有選擇
策略5️⃣不一定越安靜的環境就越適合學習跟工作。有音樂、有白噪音、趴在地板上也可以工作跟學習。
策略6️⃣追逐時間不是越長越好,而是抓住關鍵的15分鐘,有品質的關注。
策略7️⃣使用視覺化的任務清單、行程表
策略8️⃣跟過動症講話,先講概略重點再講細節,過動症沒辦法聽別人講話講太久。
策略9️⃣設定邊界和限制。 過動症喜歡挑戰規則 策略🔟不要太強勢,也要保持彈性。 獨角兔紀錄🐰